各縣區應急管理局、地震(科技)局:
為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、抗震救災工作的系統性、協同性和專業性,確保地震“防”“救”工作有效銜接,提升我市地震災害防治和應急救援能力,有序應對地震災害事件,市應急管理局和市地震局協商建立防震減災、抗震救災協同聯動工作機制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總體要求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、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和省應急管理廳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決策部署,圍繞防震減災、抗震救災工作職能,重點厘清“防”“救”兩個階段職責邊界,明確任務分工,健全完善信息共享、聯合響應等工作機制,構建統一指揮、分工明確、協同一致、運轉高效的地震災害應對指揮體系。
二、職責劃分
(一)市應急管理局主要工作職責
1.組織指導協調地震突發事件應急救援,承擔市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,協助市委、市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較大及以上災害應急處置工作。
2.負責編制修訂《六安市地震應急預案》,組織開展應急演練;指導各縣區及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修訂地震應急預案、開展應急演練。
3.負責向省抗震救災指揮部、市委市政府和省應急管理廳報告地震災害信息,負責相應級別地震災害信息發布,協助做好地震社情輿情引導工作。
4.組織指導各縣區應急管理部門、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地震應急準備和抗震救災工作。
5.指導市級地震救援隊伍和市地震應急專家庫建設與管理。
6.組織開展地震綜合風險和減災能力的調查評估。
7.負責地震災情報送、核查、損失評估、救災物資調撥及災害救助等工作。
8.負責較大地震災害調查評估組織工作。
9.指導、協調、推動地震應急避難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。
10.承辦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日常工作。
(二)市地震局主要工作職責
1.負責編制并實施防震減災規劃和計劃,制定年度防震減災計劃目標任務。
2.組織召開年中、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及重大震情緊急會商和震后趨勢判定意見,形成會商報告,報市委市政府和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。
3.負責地震預測預報和震情信息報告,及時發布震情信息,引導地震社情輿情。
4.負責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,指導和監督抗震設防工作,組織開展地震活動斷層探測、地震小區劃、震害預測等地震安全公共服務工作。
5.組織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,組織評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、示范學校,并按照有關規定審核防震減災宣傳報道。
6.組織開展水庫地震的監測和研究工作,組織開展非天然地震事件監測工作,會同有關部門防范地震次生災害。
7.協助檢查各縣區地震應急準備工作,指導縣區地震部門開展防震減災工作。
8.負責地震災害預評估、震后災害快速評估、災區基本信息、指揮輔助決策建議、專題圖等應急產品制作。
9.負責提出應急響應和啟動應急預案建議及震后震情監測、地震烈度評定,協助評估地震災害損失,承擔地震應急救援時的技術支撐工作。
10.承辦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。
三、協同聯動機制
(一)信息共享。加強平臺建設,實現應急指揮平臺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,第一時間互通震情、災情信息,按職責發布震情、災情。關注地震社情輿情動態,回應社會關切,主動引導社情輿情。暢通日常溝通聯絡渠道,及時對接地震監測預警、地震災害預防、地震應急救援、信息化建設、政策法規、宣教培訓等工作。
(二)會商研判。協同開展地震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工作,組織(參加)年中和年度地震趨勢會,形成會商意見。有感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后,及時開展會商研判,提出災情初步判斷意見和應急對策建議,密切跟蹤震情。
(三)聯動響應。提出應急響應建議,啟動應急預案,落實省、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應對工作部署,統籌協調各方救援力量,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救援工作。收集整理震情、災情、社情、輿情和應急處置等情況,統一歸口報告。
(四)督導檢查。依據省防震減災聯席會議、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、市抗震救災指揮部、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,聯合開展防震減災、抗震救災工作貫徹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。
(五)協同演練。及時修訂《六安市地震應急預案》,聯合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。
(六)交流培訓。開展抗震救災、防震減災工作座談交流,協同開展防震減災和抗震救災宣傳教育、防震抗震救災知識科普等。共同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有關業務培訓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明確職能分工。著眼于提高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,圍繞地震災害“防”“救”兩個環節,發揮應急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地震部門的專業優勢,厘清職責邊界,明確任務分工,各司其職,各盡其責。
(二)完善工作機制。加強部門工作磨合,暢通溝通協調渠道,建立并形成應對有策、處置高效的地震應急聯動機制,提高聯合應對突發地震災害的能力。
(三)提高工作實效。強化工作指導,及時掌握縣區防震減災和抗震救災工作情況,總結做法,固化制度,推廣經驗,切實提高工作效能,提升全市防震減災和地震應急救援工作水平。
六安市應急管理局 六安市地震局
2020年11月13日